兩歲的寶寶開始進入第一個“自我中心”的關鍵期。如何有效地向寶寶傳達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對您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驗!
如何跟2歲寶寶“講道理”
為了讓寶寶順利融入社會,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父母需要從小規范寶寶的生活,引導他健康成長。對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的兩歲寶寶來說,應該用什么方法讓他理解你傳達的內容并接受你的意見呢?掌握以下3個要點,會讓你事半功倍!

NO.1寶寶愛問問題
寶寶兩歲以后,他的語言控制能力開始顯現,你會發現他很愛問問題。寶寶常常會用好奇的眼睛盯著所看到的東西提出問題,期待著你的“標準答案”。
心理學稱這個階段為“成長的第一個關鍵期”。通俗地說,就是寶寶心理快速成長的時期。為了快速了解周圍的世界,寶寶通常會不放過提問的機會,甚至會無休無止地提問。沒有心理準備的父母一開始會積極配合寶寶提出的問題,給出他們認為最正確、最合理的答案。然而,漸漸地,他們會發現,答案越深入,寶寶對這個問題的疑惑就越多,從而陷入大人和寶寶都一頭霧水的境地。
教育對策:太深的問題最好不要給出“正確答案”
寶寶喜歡問“為什么”,這只說明他開始有了更強烈的“求知欲”,但并不代表他有了相應的“理解力”!兩三歲的寶寶還處于直覺思維階段,依靠感知來獲取信息。方法沒有改變。因此,你對他提出的問題回答得太“正確”,反過來又加深了寶寶的困惑。
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最好不要直接給寶寶“正確答案”!他不會太認真地對待這個答案。你不知道的是,寶寶只是想問問題。至于答案,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NO.2經常無理取鬧
兩歲的寶寶依靠直覺思維,行為大多受情緒支配,缺乏理性。他們常常在某些要求得不到滿足時無理取鬧。在教育方法上,你要適應這個特點,通過感情來教育他。如果你違反了這個特點,總是對寶寶進行推理或者批評,他是無法理解和吸收的。
就像剛出生的嬰兒,腸胃都很脆弱一樣。無論多么有營養、多么容易消化的東西,都不適合他。教育也是如此。你要根據寶寶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進行引導,才能達到教育效果。
教育策略:寓教于樂
寶寶感興趣的事物或活動往往會激發他的快樂情緒,并愿意積極參與這項活動。想要跟寶寶講道理,一定要讓寶寶對你說的話感興趣,而且一定要用寶寶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內容。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是最適合兩歲寶寶的教育方式!不妨抽出時間和寶寶一起玩一些小游戲,通過大人參與游戲的示范作用,教會寶寶判斷是非的標準。
NO.3很容易模仿成年人
兩歲寶寶的模仿行為越來越明顯,三歲以后會更加突出。嬰兒模仿的大多是具體的外部活動或動作,簡單易懂。因為他們正處于“自我意識”的啟蒙期,他們似乎感覺自己已經長大了,所以大人的所作所為會激起寶寶的新奇感,想要嘗試、模仿。
教育策略:家長樹立良好榜樣
嬰兒通過模仿獲得感知和學習經驗。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要善于利用模仿的特點,讓寶寶通過模仿學習鞏固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形成穩定的人格特質。為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些不經意的細節往往會被寶寶模仿,形成各種不良的行為習慣。
當寶寶犯錯時,你可以通過簡單的重復行為來教育和影響他。不要概念化或復雜化的教育,因為你的寶寶不可能理解你嘴里的概念,你的寶寶也不可能記住你復雜的行為。例如,如果你告訴寶寶“打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寶寶就很難理解句子中“不道德”的部分。相反,應該改為“打人是一件壞事,因為它很痛”。”如此簡單易懂的內容。另外,首先讓寶寶在你的引導下認識到自己言行的錯誤,然后引導他道歉,事后及時安撫寶寶的情緒,肯定寶寶勇敢、負責的行為,這一定會讓他堅強起來。才能有更正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