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當家育兒攻略
時間:2024-07-23 11:24:5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氣,就是人體的動力。古人說:“氣聚則生,氣散則亡。”意思說,氣是生命的精髓。
1、身體內的氣具有人體發動機的功能。
2、氣具有人體空調機的功能。
3、氣就是身體內的空調機,它可以把體溫控制在一個適合臟腑功能發揮的范圍內,隨冷熱調節。
4、氣還具有人體穩壓機的功能。
5、氣還具有人體能量轉換機的功能。
中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的說法。氣血相互依存。姐妹們健康美麗一定要做到氣血平衡,否則外在美容都沒用,效果都是暫時的。
氣血失衡有以下幾種情況:
1、氣滯血瘀
人體內的氣是不斷運動的,氣升氣降、氣出氣入,血液的流動、能量的轉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這一切都依賴氣的運動。氣滯血瘀出現在哪里,哪里就會出現疾病。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2、氣不攝血
氣是血的統帥,統帥孔武有力,血就會一切行動聽指揮。一旦統帥的力量減弱了,血就會擅自做主,溢出脈外來,這時人便會出現吐血、便血、崩漏、皮下瘀斑等情況。
3、氣虛血瘀
人體的氣虛弱,無力推動血液的運行,這樣導致的血瘀,叫氣虛血瘀。氣虛血瘀兼有氣虛和血瘀之象,常常會引起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風。
4、氣隨血脫
氣血相互依存,當血液大量流失時,氣無所依,便會隨之外脫。氣脫陽亡,這時人就會臉色蒼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嚴重者則會當場昏迷。
5、氣血兩虛
氣虛血也虛,這種情況多由久病不愈耗傷氣血引起,此時的人弱不禁風,面色淡白或萎黃,常常頭暈目眩、心悸失眠。
總結:氣血是養生的中心,平衡是氣血的宗旨。氣血調得平衡,體弱的人可以長壽;氣血如果失衡,則百病纏身。
1、土豆
有和胃調中、健脾利濕、解毒消炎、寬腸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美容和抗衰老的功效,又被稱為“地下蘋果”。
2、山藥
“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補氣,又入肺經和腎經,能夠補益肺腎之氣、貫通天地之氣。還有滋養皮膚的作用。
3、紅薯
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是藥食兩用的保健食品。食用紅薯補氣,最好選擇紅皮或紫皮,且黃H地瓜。能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通便,延緩肌膚衰老。
4、香菇
“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之稱,對于氣血虧虛、不耐勞累等有調理作用。香菇有益氣滋陰、養胃潤肺、治風化痰,抗癌功效。
5、牛肉
能夠補益脾胃、扶持中氣,對于氣血兩虧、久病體虛的人有很好的調養作用。適合一周吃一次。
6、泥鰍
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高,又被稱為“水中人參”。它味甘、性平,食用后入脾肺兩經,具有補中益氣、利水祛濕的功效。
7、兔肉
是非常好的“保健肉”“美容肉”,能夠補中益氣,對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人很適用。涼血解毒
8、糯米
“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能夠和緩地補養人體正氣。
9、韭菜
吃熟韭菜可以起到補肝腎、暖腰膝、興陽道的作用,也就是說韭菜有補氣壯陽的作用,因此,韭菜又有一個別名,叫“起陽草”。男不離韭,女不離藕”就是藕能滋陰,韭菜可以壯陽。
10、蜂蜜
味甘、性平,歸脾經、肺經和大腸經,可以補益脾氣和肺氣,是上好的藥食兩用的保健品,紅棗補血、蜂蜜補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堅持食用。
1、黑芝麻
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有補血明目、生津通乳、益肝養發的功效。
2、紅棗
素稱“百果之冠”,可以養胃健脾、補血安神,又能滋潤心肺、調和營衛、促生津液、通關開竅、助益十二經絡。
3、豬肝
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食用后有助于增強肝藏血的功能。
4、藕
藕性溫和,鮮藕止血,熟藕補血。蓮藕,生吃可以清熱涼血,止血散瘀,熟吃還可以健脾胃、養血。
5、胡蘿卜
胡蘿卜是脂溶性食物,因此熟吃或者搭配脂肪類的食物吃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能夠補血養肝、健脾化滯、補中下氣,尤其能夠改善肝血虧虛引起的視力下降、夜盲癥等病癥。
6、桂圓肉
也就是龍眼肉,俗稱“南國人參”,是民間傳統的補血佳品。它可以益心脾、補血氣。對氣血不足、氣血虧虛、心悸失眠都有療效。
7、黑豆
有補腎滋陰、補血明目的功效。女子以血為本,氣血是美容最重要的根本。常食用黑豆可以防老抗衰、增強精力和活力。
8、黑木耳
中醫認為,黑木耳味甘性平,具有養陰補血、潤肺明目等功效,補腎生血、含鐵鐵冠軍。對于冠心病和腦、心血管疾病患者頗為有益。
9、烏雞
《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治消渴,益產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烏雞湯有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的作用。
10、紅糖
中醫認為,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紅糖性溫,適合怕冷、體質虛寒的人食用。
本質上來說,養生就是養氣血,健康的根本也是氣血。這次跟大家分享氣血原理,之后會分享調理氣血的細節,請關注本站。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