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本能的恐懼反應,害怕突然和大的聲音、怕失去平衡;6~9月的嬰兒由于視覺的出現開始害怕陌生人或生疏的環境;1~3歲 懼怕動物、昆蟲、陌生的人或環境、龐然大物的出現、面帶皺紋的老人,怕離開父母、黑暗、孤獨等;4~5歲 這一時期的兒童害怕妖怪、魔鬼、閃電、雷擊、警報聲等,特別害怕晚上的時候父母外出;5歲以后 5歲以上的兒童對動物的害怕開始減少,但害怕黑暗、鬼怪、身體損傷、犯錯誤受到批評等。
應對辦法:
1.不要頻繁更換照顧人,建立親子依戀關系,讓孩子有安全感。
2.提供安全、溫馨的生活環境,避免意外安全事故,減少噪音、爭吵、打斗等刺激。
3.適當鍛煉,增強寶寶恐懼免疫力。
4.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避免給寶寶留下恐懼的陰影。
小貼示:
如果成長經歷中曾經有過不幸的經歷,如火災、地震、戰爭等,孩子的心中就會留下恐懼的陰影;如果曾經受過某種刺激,當刺激再次出現時,孩子就會條件反射地產生恐懼的情緒,而且還有可能擴展到其他與之相關的事物。比如,兒童本來并不怕打針,當有過一次被刺痛的體驗后,再看到醫生使用注射器就馬上和疼痛聯系起來,結果對打針以及對醫生和注射器都會產生恐懼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