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19:39: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秋季一點點的正在來臨,不過數得上反應最大的應該就是孩子了,孩子的器官比較脆弱,這樣程度的變天,孩子肯定是受不了的,那么孩子脾胃不好怎么辦,調理孩子脾胃的方法是什么呢,八寶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調理方法
孩子消瘦或過胖、臉色發青或黃、易流口水或口水過多、舌苔白厚或黃厚(黃為有熱)、口唇干或裂(多為脾虛有熱)、易出現濕疹(濕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虛弱、脾虛生濕,濕聚日久容易化熱)、厭食或飲食過多(無節制)、腹部脹大或腹脹有氣、排氣多或放屁有味、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多,大便質地不好如蛋花樣便或便水或水便分離)、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狀、大便幾天一次、大便頭干后正常、排便困難,多為有熱,也有單純脾虛的)、尿床頻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訴的腹痛等。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物質,均需脾胃生化。而嬰幼兒臟腑較弱,行氣未充,脾常不足,常常為飲食和外邪所傷。推拿可以健強脾胃,增強食欲,調理血氣,提高小兒得身體素質,促進小兒得生長發育。
具體操作:小兒取坐位,固定其左手,補脾經(拇指末節螺紋面旋推)500次,運內八卦(家長大拇指指腹以小兒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所作圓)300次,掐揉四橫紋(分別位于食、中、無名、小指掌指關節屈側的橫紋處,一手有四穴)3~5分鐘,掐揉足三里(髕骨下緣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300次。
小兒取仰臥位,家長得掌心或四指并攏于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整個腹部500次。
小兒俯臥,暴露脊背,先用食、中兩指在脊柱兩側自上而下輕輕按揉2-3遍,再捏脊(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3~5遍,最后用雙手拇指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兩橫指)、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等部位重按3~5下。注:第十一胸椎定位是肚臍在后背對應的部位為第十四椎,往上數凸起,往上第三個凸起即是十一胸椎。
一忌:硬塞給孩子吃
家庭經濟條件好了,家長對孩子的喂養標準也在提高。 “不光要吃飽,還要吃好”,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不單燕窩、蟲草上了孩子的食譜,各種營養品也是源源不斷,目的是讓孩子長得更聰明、更強壯。
家長認為孩子多吃點才有營養,卻忽略了小孩的承受能力。就好比舉重要分等級,小孩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超過這個量,身體不能承受,不但營養過剩,造成虛胖,還會損傷脾胃的收納、運化功能。脾胃不好了,營養吸收也會受影響,若是再不讓它休息恢復,長期脾胃失調,孩子的抵抗力就會大大減弱。
所以,孩子吃飯最好是七分飽。具體來說,每頓的量比育兒書上說的量減少 1/4 較合適,尤其是剛接觸的新食物,如果孩子不想吃,千萬不要硬塞。 孩子餓了, 自然會吃得又多又好。
二忌:給孩子喝涼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 口氣重,就以為是“上火”,喜歡給小孩喝涼茶。其實,7 歲以內的小孩發生便秘,大多數是因為脾胃功能沒發育好,平時又不節制飲食,從而造成“食滯”,并不是真正的“上火”。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消食導滯;如果喝涼茶清熱,只會越喝越傷脾胃。舌苔厚、晚上睡覺不安穩、大便不定時、口氣大均提示孩子“食滯”,這時應以健脾理氣、助消化為主,一方面要多喝水,另一方面可服用保濟丸、健胃消食片、藿香正氣丸等助消化的藥物,用藥時盡量吃素食。
此外,孩子越小,寒涼的食物越要少吃。雪梨、香蕉、西瓜、火龍果、山竹、 奇異果、 草莓、 西紅柿、 胡蘿卜、白蘿卜、馬蹄、白菜、生菜、油麥菜、菠菜、螃蟹等食物,吃多了對脾胃有損傷。最好改成平性食物,如蘋果、橙、榴梿、龍眼、荔枝、水蜜桃、櫻桃、葡萄、楊梅、西梅、紅棗、青棗、花椰菜、芥藍、洋蔥、大蒜、白瓜、節瓜、南瓜等,豬肉、牛肉、魚、蝦也比較合適。
三忌:晚上吃東西
半歲以前的嬰兒,一天睡眠時間要十幾到二十個小時。 為了保證營養,什么時候醒來就什么時候吃,深更半夜喂奶很正常??傻搅税霘q以后,孩子白天清醒、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多,生活作息也越來越正常,如果晚上還給他們吃東西,脾胃就得不到休息,也會導致脾胃虛弱。
不少孩子因為偏食、挑食或者吃東西的習慣不好,家長總要在晚上給他們加餐,睡前還得喝牛奶,這種做法在 1 歲以后是很不恰當的。白天只要孩子是清醒或在運動狀態,就可以少吃多餐,但一頓飯不要吃吃停停,拉得時間太長會影響消化。晚飯后則要少吃或不吃,即使晚上要加餐,也要提早在睡前 1 小時吃完。
四忌:生病趕緊補營養
俗話有“虛不受補”。其實,虛應該受得了補,之所以“虛不受補”是因為補得不是時候。所以,孩子在脾胃調理好、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進補才適合,脾胃差時進補反而更損傷脾胃、病情不輕反重。如果孩子生病導致身體很虛弱,應先咨詢醫生,辨證治療。等到身體康復了,再用芡實、干山藥、白術、核桃、板栗、蟲草花、五指毛桃、冬蟲草、龍眼肉、紅棗等煲瘦肉、雞或魚湯。讓孩子適當喝一些湯水, 吃點湯渣, 可以起到調理脾胃、恢復體力、增強體質的作用。
一,紅棗蓮子粥
原料:大棗15克,蓮子15克,糯米100克。
做法:
1、大棗、蓮子都用溫水浸泡1個小時左右。
2、糯米下鍋,大火煮開后改小火。
3、糯米7成熟時加入大棗、蓮子,小火慢燉至糯米熟時即可。
二,木瓜蓮子煲鯽魚
原料:木瓜半個(250克),蓮子20克,鯽魚1條(250克),食鹽適量。
做法:
1、先把鯽魚洗凈、宰凈去腸臟,用慢火稍煎至微黃。
2、蓮子去芯洗凈,用清水漫泡片刻。
3、木瓜洗凈后去皮,切成塊狀,然后與鯽魚和蓮子一起放入瓦煲或砂鍋內,加入清水適量。
4、先用大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至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三,小米香菇粥
原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雞內金5克。
做法:
1、小米,淘洗干凈;香菇,擇洗干凈,切成小塊或碎末。
2、雞內金,洗凈。
3、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雞內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分次飲用。
四,牛肚粥
原料:牛肚50克,糯米100克,青豆25克,蔥、姜末、精鹽、胡椒面各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將牛肚剖開沖洗,再用食鹽揉搓后漂洗干凈。
2、粳米淘洗干凈。
3、取鍋放入清水、牛肚和蔥、姜末,煮至牛肚熟爛后撈出,過涼后切成絲。
4、取煮牛肚原鍋,撇去浮沫,加入糯米、青豆,煮至粥成,再加入肚絲、精鹽,撒上胡椒面即可。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