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ng
時間:2025-04-08 20:19:5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益生菌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產品,特別是在嬰兒成長過程中,都喜歡給孩子喝酸奶。并且由于益生菌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多的哈子也喜歡喝。但是益生菌的普及程度是此類產品的一種誤讀。事實上,益生菌不是萬能的,他們沒有神奇的力量。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析益生菌的功效,讓大家正確的人是益生菌,希望給予大家參考意見。
說起益生菌在國內的流行,崔玉濤醫生是一個關鍵人物。作為如今育兒科普行業的前行者,崔醫生對益生菌的推崇也很出名。搜了一下崔醫生的微博,在6800多條微博中,涉及到益生菌的就有將近400條。很多家庭是在崔醫生的帶動下,才開始知道和接觸益生菌的概念。
不過前些日子我們翻閱今年由北科社出版,崔玉濤醫生作為主審人的《梅奧育兒百科 (Guide to Your Baby’s First Year)》時,卻發現書里的這樣一句話—— “因為關于益生菌目前所知不多,對于幼兒的研究有限,梅奧醫學中心兒科醫生一般不會推薦使用。”
插一句,關于益生菌相關內容中,比如這頁“Probiotics may help…”里的may,應該翻譯成“可能”,還是“可以”,是我們和北科社編輯曠日持久的筆頭官司。
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崔醫生偏愛益生菌也算不上大錯,總比諸如反對太陽鏡的那些梗好一些。不過實際上,秉持這種態度的并不只有梅奧診所一個機構,其實醫學權威機構中,推薦使用益生菌的很少。就像美國兒科學會AAP在談到益生菌的時候,常標紅的那一句話就是“More research is needed(有待繼續研究)”
比如2010年,AAP將涉及益生菌和益生元對嬰兒兒童健康影響的相關研究,做了一次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給出的結論是:
在急性病毒性胃腸炎腹瀉的嬰兒兒童(無其他疾病影響)的恢復過程中,早期使用益生菌可將其持續的時間縮短一天。益生菌對預防抗生素導致的腹瀉有一些效果,但沒有證據證明益生菌對治療這種類型的腹瀉有效。
有一些證據支持使用益生菌可預防出生體重超過1公斤嬰兒出現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但這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同樣的,在推薦用益生菌治療諸如腸易激綜合征,克羅恩病,絞痛和便秘等疾病,或預防兒童常見的感染和過敏癥之前,也需要更多的研究。
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添加的益生菌或益生元,對健康的嬰兒和兒童似乎不會有害,但現在的臨床有效性證據,還不足以推薦在配方奶中常規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
益生菌不應該給予患慢性病或重病的孩子。在母乳中發現的益生元,長期使用可能會對減少健康兒童的常見感染和特應性濕疹有幫助,但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在嬰兒配方食品中建議使用益生元。
所以我們在題目和摘要中寫到,在考慮益生菌的時候,“可能”有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限定詞。
當然,還有很多連“可能”都不能用的句子,就像對于日常給健康的孩子吃益生菌,并沒有“可能”讓身體更好。而添加了益生菌的配方奶,也還拿出“可能”比其他配方奶更好的證據。
說到酸奶,前些日子有幾篇很火的文章,是關于諾貝爾獎獲得者梅基尼可夫(Mechnikov)如何用酸奶騙錢,諾獎也是忽悠來的。其實梅基尼可夫在免疫學領域的研究和貢獻,拿一個諾貝爾獎也很正常。只不過和很多那個年代的科學家一樣,他們從無到有開創了各種理論和學說,中間出點簍子是很常見的。
比如梅基尼可夫的簍子就是認為人的衰老是和腸道有毒細菌有關,因此多喝含乳酸菌的酸奶,可以延年益壽。這種猜測的證據只是來自他覺得保加利亞的農民很長壽,其實和我國各“老人村”的土特產宣傳差不了太多,保加利亞的農民實際上平均壽命也并不比別的高。但在當時,這個觀點轟動一時,讓“保加利亞酸奶”到今天也是一個很有名的類別。之前提到的明治酸奶,就是保加利亞式的。(點擊查看:明治酸奶的“三歲以后食用”建議,是胡扯什么)
現在肯定可以罵他當年吹噓酸奶太過,但這是拿我們現在的科學知識去要求一百多年前的人,即便他是科學家,也沒什么意義。而將騙局的帽子扣在現在的酸奶上其實挺冤枉的,因為隨著酸奶成為日常飲食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早已經走出了“益生菌奶”的概念噱頭,而是變成了一種正常的發酵奶制品。畢竟酸奶將牛奶進行了發酵,對于有一定乳糖不耐受或者奶蛋白過敏的人群來說更友好一些,可以補充蛋白質、脂肪、鈣等多種重要的營養。
尤其是對6-12個月的寶寶來說,還不能喝純牛奶,而酸奶則可以為他提供不錯的營養補充。只要別把酸奶當做益生菌的來源孜孜以求就好。
需要批判的是依然抱著“益生菌酸奶”噱頭不放的那些品牌廠家,國內這種很多。歐美也有。不過歐美產品在當地的宣傳會克制不少。我國某些部門不知道管理違規虛假廣告,只知道刪減進口電影不同,在國外如果廣告亂吹沒證據的療效就會被罰了。
比如2010年,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團達能旗下的著名酸奶公司Dannon,就曾經在美國干過一件蠢事 —— 他們在酸奶產品包裝和廣告中稱益生菌可以增強免疫力、調節消化系統、增加機體抵抗力……這些我們平時可能司空見慣的話,為達能和Dannon則帶來了和美國FTC(聯邦貿易委員會)曠日持久的律師戰。最后達能只好接受庭外和解,掏了2100萬美元(約合1.4億人民幣),并且撤掉了所有益生菌酸奶產品廣告上各種過度宣傳,比如什么“益生菌有助健康,預防流感感冒”等等。
在評價這場酸奶廣告門事件時,紐約大學的營養學家Marion Nestle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酸奶就是食物,沒什么神奇的,沒有什么食物會是‘超級英雄’”。
益生菌也不會神奇。
當然,和我們之前說過的一些產品不同,益生菌并不是完全無用甚至有害的騙人黑科技,對于一些特定原因造成的腹瀉、濕疹等癥狀,可能會起到一定幫助的作用。
所以在使用益生菌的時候,家長可以把它當做一種緩解癥狀的嘗試,看看有沒有效果(可能有,但也很可能沒有),或者把它當做藥物治療的輔助工具。
只是不要像一些商家所宣傳的那樣,孩子生病不需要看病吃藥,只喂益生菌來治病,這就過了。這只會讓孩子承擔耽誤治療的風險。
還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益生菌存在于我們的腸道中,補充益生菌一般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在上面AAP的建議中,也是有著“不應給予慢性病或者重病的孩子”這句警示的。對于本身免疫系統有問題的慢性疾病或重病患者來說,服用益生菌仍然是有風險的。在過往的研究報告中,雖然不多,但也的確出現過免疫系統有問題的患者服用益生菌后導致壞血病等嚴重后果的案例。
和益生菌相比,對于很多人來說,注意營養的平衡是更關鍵的事情。比如注重攝入膳食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就是調節腸道菌群,解決便秘等問題的簡單方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