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liliang時間:2025-04-08 17:19: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最喜歡的食物,經常在口中形成獨特的味覺咀嚼,舌頭被深深地記住。
這么多年以后再見面,那么的味道,會使人不禁動容。也許這就是為什么紅眼睛的原因,吃了媽媽送回家的食物會莫名莫名的感到滿足,心情平和;徘徊在流浪中,不小心喝了一匙媽媽做的湯,眼淚滴下臉頰,無法抑制情緒…而對于媽媽的手藝對于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來說也是一種記憶深處的味道,對于小寶寶來說是一種新奇的味道,下面八寶網的小編通過探訪傳統的美味,對媽媽手藝的傳承,為下一代傳遞美食與營養。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一、三伏天最佳營養美食

轉眼一年又已過了半。時至小暑,暑字意為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從小而始的蟬鳴無休無止,昭告著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日子到來了。有民諺說,“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出梅入伏的小暑,陽火之氣鋪天襲來,蒸得人只能窩在家中,飯菜不思,只想喝口清潤滋養的溫湯。
“寧可食無饌,不可飯無湯”。

嶺南地區長夏無冬,若是提到消暑良品,比起一根凍牙冷胃的冰棍兒,人們似乎更偏愛回家后喝一盅清熱解燥的老火靚湯。

對于有了寶寶的母親而言,一年四季的飯桌上都離不開一碗湯。詢問任何一個母親,都能隨口報上一串長長的,以食材堆疊而成的老火湯名。三伏天里,湯碗中最常見的一味食材便是冬瓜了。成熟的冬瓜狀若玉枕,瓜皮蒼綠油亮。斫瓜露瓤,霜白生脆。去市場買瓜時總讓攤主只切下一圈,便足夠全家人一餐的分量。
冬瓜自身味道甘淡清爽,肉質細嫩。朋友的湯譜中將其與海帶,黃豆,豬骨搭配,費上一上午的時光慢火細煲,到了飯點,上桌后先來碗清甜的老火湯潤了胃囊,才好正式開吃。

二、冬瓜海帶黃豆豬骨湯

食材 | 冬瓜、黃豆、海帶結、豬骨、姜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步驟 |
1/ 黃豆泡數小時備用,海帶洗凈
冬瓜連皮切塊,拍姜塊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2/ 砂鍋放水燒開,入姜和豬骨
沸騰后撇去浮沫,放入剩余食材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3/ 加一勺白醋,燒沸后轉中小火,期間不可加水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4/ 煲兩小時,起鍋時放鹽調味即可
若不希望食材熬煮過爛,可等一小時后再放冬瓜和海帶。
煲湯,講究一個“慢”字。只有靜心慢熬的靚湯,才能磨出食材的營養與鮮味,濃郁回甘。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好容易等到揭蓋時,一鍋靚湯鮮香和著煙火氣蒸騰而出,湯清,味濃,饞得人都站不穩腳跟。恰好到了午時飯點,一上午的忙綠與等待,終于得到了食物最好的饋贈。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冬瓜肉已燉得近乎透明,用勺子輕輕一碾便化開成蓉。兒時最愛的便是湯里的冬瓜,軟綿細膩,吸飽了肉香后口感肥腴,清甜爽口。這清味也融在了湯里,喝下一碗,齒頰留香,溫了脾胃,潤了心腑。這湯是屬于夏天的恩物,也是許多在異鄉的人最難忘的一味。平日里常喝不覺珍奇,卻不知這一碗溫湯煲入的故鄉回憶,只有在游子離家時才生發出分外念想。

三、清炒冬瓜片

煲老火湯時剩下了不少冬瓜,索性都切了薄片,備些姜絲,直接下鍋清炒。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習慣重口的料理人難得地被炎熱驅散了大快朵頤的胃口,決定只放鹽和醬油調味,再給勺煲好的冬瓜湯燜熟,清爽而不寡淡,又是一道適合夏日的菜肴。

2017三伏天用媽媽味道的傳統手藝 祛暑養顏

冬瓜味甘性寒,降火清熱,卻也不宜多吃。

老火湯似廣州人,清淡中蘊含著豐富滋味,適合細品慢咽。在時光中慢火熬煮的廣府湯,是一方水土凝成的嶺南鄉味,也成了在外的游子對家中味道的惦念。

曾經風風火火的急躁少年,直到長大后獨自去往異鄉打拼,按著記憶里母親煲湯的模樣為自己做三餐飯食時,才真正學會了這湯水中飽含的手藝與溫情。食物給予人的慰藉,從一碗盛滿夏日的湯里便可尋得。你是否也依稀記得媽媽在灶臺前煲湯的細致模樣?

溫馨小貼士

新手媽媽們可以教孩子這些媽媽手藝的傳統美食的由來以及做法的緣由,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傳承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也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